一、基础隐私防护
1. 无痕模式使用:点击浏览器右上角菜单→选择“打开新的无痕窗口”→避免本地存储记录
2. DNS加密设置:在设置页面搜索“安全DNS”→启用QUIC协议加密域名解析请求
3. 自动填充清理:通过密码管理器→删除不再使用的自动填充表单数据
二、高级隐私控制
1. 网站隔离设置:在chrome://flags/搜索“Site Isolation”→启用独立进程渲染不同站点内容
2. Cookie限制策略:进入Cookie设置→阻止第三方Cookie并设置存储期限为7天
3. 设备指纹隐藏:安装Canvas Blocker插件→防止网站通过画布指纹识别用户身份
三、网络行为监控
1. WebRTC屏蔽:在设置中找到“媒体设备访问”→禁用所有设备的默认权限请求
2. IP地址保护:通过Proxy Switcher扩展→为每个网站分配独立的代理服务器
3. HTTP头分析:在开发者工具Network面板→检查User-Agent和Referer字段是否被篡改
四、数据泄露防护
1. IndexedDB清理:在应用管理面板→删除不再使用的数据库记录
2. 缓存文件管理:通过Cache Explorer扩展→定期清除过期的缓存数据文件
3. GPU数据处理:在硬件加速设置中→禁用图形处理器共享内存功能
五、隐私风险修复
1. 证书透明度验证:在地址栏点击锁形图标→检查SSL证书是否在CT日志中可查
2. 跨站脚本防御:启用Content Security Policy设置→限制内联脚本执行权限
3. 生物特征数据清除:在语音识别设置中→删除已保存的声纹模型数据